潮新闻特派记者巴黎奥运会亲历:追精彩赛事,历别样“酸爽”

来源:98篮球网 足球资讯

潮新闻特派记者巴黎奥运会亲历:追精彩赛事,历别样“酸爽”

潮新闻客户端特派记者杨俊霞赵磊应璐洋文/摄

在巴黎的这些天,不时会偶遇背着北京奥运会记者包的媒体同行,也偶有见过身穿北京奥运会T恤的观赛者。北京奥运的记者包,2008年之后每逢国际大赛,都是一个话题。尤其这届巴黎奥运节俭办赛,取消了媒体包,往届常见的“记者包开箱”环节,今年就无从提起了。

半个月来,记者们在赛场内和城市侧全覆盖,行程轨迹不尽相同,但大家交流吃住行后达成了共识:赛事精彩,“酸爽”不少。

全球人来巴黎,巴黎人却走了不少

街边餐厅陆续关门休假

潮新闻特派记者巴黎奥运会亲历:追精彩赛事,历别样“酸爽”(1)

巴黎街头的小餐厅

巴黎的每一个街角和十字路口,几乎都是法式的小餐厅,座椅沿街摆开,无论是午后还是夜晚,常常挤满了人。悠闲的人们可以来一杯酒,或是一杯咖啡。如果饿了,大多小餐厅会有牛排、汉堡和披萨供应,多以法餐为主,国内常见的肯德基、麦当劳、赛百味等快餐连锁巨头极少见到。

在赶场追赛的间隙,能在这样的街边坐下来,喝一杯咖啡,歇一口气,是记者们很想做的事。但我们很少做出这样的选择,巴黎餐厅的服务员少,点菜上菜结账,都很慢。来自国内的同行们基本都是相似的节奏,受比赛进程、时差、发稿的影响,一天三顿几无可能。每日出发前,面包牛奶、鸡蛋火腿当早饭,实在吃腻了,买些吐司,配上国内带来的榨菜“中西合璧”。

法国人善于吃,也精于吃。中国人习惯将法餐称作“法国大餐”,但我们偶尔体验的小餐厅里,大多数人无非是点一个面包法棍、一盘沙拉,最多再加份面条或汉堡薯条,简单但量足。在巴黎生活多年的中国朋友们说,法国人出来吃饭有时并不是为了吃,而是为了聊天。

更多的时候,我们会走进住处附近、小巷内的中式快餐厅或亚洲餐厅,如日本拉面、越南米粉,以飨我们的“中国胃”。

“和原本想象的不同,奥运期间巴黎很空,从开幕前一周,我们的生意少了三分之二。”常去的一家中式快餐店老板娘晓双告诉我们,很多本地的客人都出去休假了,估计奥运比赛结束后生意才能恢复正常。她来自浙江温州,已在我们所住的17区开了近20年的小餐厅,客人多以附近的居民和租住的游客为主。不过,与其他老乡开的被划进控制区域的餐厅相比,她觉得自己店里还能维持,所以不打算休假,“最近几天来的中国人多了,记者也有好几拨。”

潮新闻特派记者巴黎奥运会亲历:追精彩赛事,历别样“酸爽”(2)

“全世界人都来巴黎了,巴黎人却正在离开巴黎。”几乎我们遇到的所有小餐厅老板,都这样“吐槽”。肉眼可见的,过去的半个月里,记者在17区住所附近的小餐厅、药妆店、美甲店,一家接一家地贴出“休假”。这与比赛场馆的座无虚席和社区观赛广场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。

在巴黎留学读研究生的小金同学告诉我们,以前像卢浮宫、凯旋门等热门景点往往要排很久的队伍,但最近她陪国内客人去时几乎没有排队。来看奥运的杭州游客蒋女士告诉我们,她提前2个月定的酒店,奥运期间居然还降价了。

巴黎本地媒体报道,目前奥运场馆附近的五星级酒店和餐馆爆满,可远离奥运场馆的社区则抱怨看不到奥运游客。7月中旬到8月底,原本就是法国人的集中度假期。生活在巴黎的华人朋友告诉我们,奥运期间很多巴黎人前往法国南部、西班牙、意大利等地出游,“这也是巴黎人将巴黎让给奥运会和游客的体现嘛。”

历史悠久的地铁出行最方便

“单车刺客”不是好选择

潮新闻特派记者巴黎奥运会亲历:追精彩赛事,历别样“酸爽”(3)

巴黎地铁站。图源视觉中国

本届奥运会开幕式当天一早,巴黎的铁路系统遭到破坏,影响约80万人出行。虽然问题最终解决,但仍有不少原本购票看开幕式的观众,对巴黎的奥运配套硬件表示不满,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人出面道歉,并表示“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”。

对于更多巴黎人来讲,这只能算小插曲。从开幕式前的建设施工需要,到开幕后多项奥运项目在户外进行,巴黎市区多地封路或交通管制,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不便。

巴黎地铁和这座古老城市一样历史悠久。从1900年开始运营的巴黎地铁,已历经120多个年头,历史悠久、错综复杂,仅巴黎市区就有14条主线和2条支线。在巴黎半个月的公共交通出行,我们已将2种地下交通(地铁、地下快速捷运)、2种路面交通(公交和有轨电车)都体验了个遍。

虽然复杂如蜘蛛网的巴黎地铁线,能轻易绕晕每一个外国人,但大家公认地铁出行是奥运期间的最佳选择。本届奥运会,组委会没有提供从媒体指定酒店到场馆的接驳车,但官方记者均得到了一张免费交通卡,可以在奥运期间无限次乘坐地铁、公交车和电车。

巴黎地铁与国内有很多不同,除了为奥运新增的14号延长线设施比较新,有自动开闸机和防护门。大部分巴黎地铁线的闸机不会自动打开,刷卡后,行人需要大腿和手臂一起发力,才能旋转栏杆后推开门进入。很多线路古老的地铁门需要乘客自己手动打开。刚到巴黎时,同事们便经历了地铁门不自动开、不会手动开门坐过站的囧事。

潮新闻特派记者巴黎奥运会亲历:追精彩赛事,历别样“酸爽”(4)

巴黎市区新增的自行车道。图源新华社

巴黎的公共交通工具没有空调系统。近几日的高温加上往返于场馆的市民、游客和工作人员众多,特别是比赛开始和结束时段,很多地铁站非常拥挤。在有些新的地铁站,没有人工服务,只有机器售票,我们也遇到了只能用银行卡不能用现金买票的“小意外”。

奥运会期间,巴黎市区新增了60公里的自行车道,并增加配备了4.6万辆共享自行车。巴黎的共享单车与国内不同,几乎全都是电动助力车,速度更快。但是原本被视为“救命稻草”的共享单车,因为单次使用价格偏高,基本变成了一次性的“体验式”骑行。半小时骑行的费用普遍要六七欧元,开锁费1欧元,加上要下载app,还要应付各种突发状况,骑惯了国内共享单车的记者们,感觉遇到了“单车刺客”。

我们在凡尔塞宫采访现代五项比赛时,风景绝美但路途不短。从场馆走到出口,费时近50分钟,一度想选择共享单车,但是转念一想:“算了,还是坐收费每人5欧的小火车吧。”

一场举世瞩目的体坛盛会,确实彰显出了赛场内的激情和热烈。体现出了巴黎这座城市的浪漫和繁华,但也着实让不少异国他乡的人们,体验了别样的“酸爽”。